報載,南京多所高校拒絕安全套售賣機進入。學校負責人不解“安全套還能進學校”,校園管理者普遍認為校內(nèi)售賣安全套“極有可能給學生提供性暗示,有可能縱容學生的性行為”。
這個“普遍認為”不新鮮。10年前,衛(wèi)生部門推行在酒店放置安全套,公安部門表示不可,認為這將給人以酒店性交易合法化的誤解。
衛(wèi)生部門在酒店放置安全套,是為艾滋病防疫。計生部門在校園安裝安全套售賣機,是為減少不必要的人工流產(chǎn),據(jù)稱,我國人工流產(chǎn)半數(shù)以上是因為沒有避孕,大半為未婚女性,其中不乏女大學生。
安全套用于避免性行為導致的被動懷孕或性病感染等特定后果,這與是否鼓勵或縱容某些性行為無關,而只與客觀發(fā)生的性行為有關。換言之,使人方便地獲得安全套,是對性行為相當普遍的存在采取一種負責的正視態(tài)度。
認為安全套在校園出現(xiàn)是性暗示和性縱容,這是某種程度的鴕鳥思維,把頭埋進沙堆里,無改于沙堆外面任何事實的發(fā)生。大學校園的性行為相當普遍的存在,這就是客觀現(xiàn)實,不是“性暗示”和“性縱容”的問題,而是是否“性正視”和“性寬容”的問題。
其實,僅僅從“正視客觀現(xiàn)實”來理解大學生的性行為,仍屬相當被動。應有的態(tài)度,是將大學生的性行為納入正常范疇。大學生基本上屬于成人,擁有完全的自主行為能力,就其生理特征而言,也處于性活躍期。按照正常的教育程序,一個大學生從19歲入校,到23歲畢業(yè),如果繼續(xù)攻讀,將在校園度過十年左右的漫長時間,期間大多數(shù)學生將因為客觀原因而不會選擇婚姻。如果認為大學校園應該是 “無性社會”,無異于認為學生必須以“性空置”為正常,這并非人道。
今日,性教育已經(jīng)從中學就開始,有的小學也開始進行生理教育,大學性教育更加普遍。但不無遺憾的是,幾乎所有的校園性教育,都不分年齡段地陷入了一種 “拒絕性行為”模式。若說大學階段之前,拒絕性行為更符合我們這個社會的行為責任判斷,那么大學階段之后,性行為的責任形式并不等于拒絕行為本身,而是拒絕性行為的放縱。將性教育一概變成“客觀認識性行為,并對自己加以性克制和性等待”,本身是對性行為神秘化、神圣化、原罪化的表現(xiàn)。
高校是否同意設置安全套售賣機,本質(zhì)上不是管理問題,而是性態(tài)度問題。觀念態(tài)度上的罪感、恐懼、回避,管理上虛設的禁止和實際上的無視,使大學的生活規(guī)程設置變得滑稽且無力。大學本質(zhì)上是一個自治體,大學生原則上擁有生活自治和思想自主的權(quán)利。由此,大學里的安全套售賣機,與大學生的人格和思想的差異性發(fā)展一樣,都不是嚴重的事情,而是正常的狀態(tài)。
性態(tài)度很大程度上是一個私人問題,雖然整個社會對性也一定會形成主流認識,但應該提倡的不是性認識上的強制,而是性認識上的寬容。社會有主流認識,同時容許并尊重成熟個體無害于他人的性態(tài)度,這才是應有之道。能夠贊賞克制的毅力,就像贊賞修道士的堅韌不拔;同時也能欣賞真誠的靈肉表達,如同欣賞自然田園里的交響。將性行為視為大學生生活的正常部分之一,既不放大成洪水猛獸,也不輕視為不足掛齒,才是客觀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