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為人知的“阿爾茨海默癥”患者數量與年俱增,連日來幾起老人走失事件引起市民對這一病癥的廣泛關注,許多市民呼吁為“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群體建立系統(tǒng)的幫扶體系。
今起,哈爾濱日報報業(yè)集團聯(lián)合有關機構和社會力量正式啟動大型公益活動——“守護·易走失人群關愛行動”,搭建哈爾濱市首個以阿爾茨海默癥為主要對象,兼顧其他易走失者的公益服務平臺。活動覆蓋全市各區(qū)、縣(市),為易走失人群建立信息庫,設置專門群組,一旦出現(xiàn)走失,集團旗下的《哈爾濱日報》、《新晚報》、哈爾濱新聞網及其官方微信、微博等將第一時間發(fā)布尋人信息,利用覆蓋全市數百萬讀者、用戶的全媒體資源全力尋找。同時成立專門的志愿者服務組織,提供專業(yè)咨詢以及其他社會化服務。
一周來,從“全城尋找杜阿姨”到昨天本報《“易走失老人”背后的揪心生活》、新晚報《患者已超十萬,就診不足一成》等對“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群體的調查性報道,一個又一個易走失者及其背后艱辛守護的家庭和心力交瘁的親人的遭遇,震撼了無數市民的心。
數據顯示,我國55歲以上人群阿爾茨海默癥患病率接近3%,保守推算,目前哈爾濱市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在9萬—16萬人之間,但就診率不足10%。預計2025年—2030年,哈爾濱市將迎來阿爾茨海默癥的患病高峰,患者數量至少要翻一倍。患者人群的逐漸增多,失能、失語、失用以及經常走失等情況,給患者家屬帶來很大的壓力,已成為不能忽視的社會問題。遺憾的是,很多人把“老年人犯糊涂”或“老年癡呆”當成正,F(xiàn)象,就診率極低,哈爾濱市乃至全國對這一人群的具體情況尚不掌握,更談不上建立幫扶體系。
哈爾濱日報報業(yè)集團為此聯(lián)合有關機構和社會力量發(fā)起公益活動,在全市范圍內首次提出為“易走失人群”建立信息庫和交流平臺,為“易走失人群”提供最核心的幫助:一旦發(fā)生走失,家屬可第一時間向平臺發(fā)出求助,哈爾濱日報報業(yè)集團將第一時間開啟所有信息渠道、發(fā)出尋人信息,爭取社會的廣泛關注和更多幫助,并發(fā)動志愿者隊伍大范圍尋人,同時建立家屬交流系統(tǒng)和針對患者的專業(yè)化服務平臺。
活動現(xiàn)征集廣大市民及易走失人群家屬的建議和意見,歡迎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組織積極參與,出力獻策。
“守護·易走失人群關愛行動”大型公益活動的第一項活動將于21日舉行。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癥日,當天上午,哈爾濱日報報業(yè)集團將聯(lián)合市第一醫(yī)院舉辦大型義診活動,現(xiàn)場為疑似阿爾茨海默癥的患者進行檢查,當場為患者建立檔案,整理救助信息。凡錄入公益平臺的患者,可定期接受醫(yī)療專家的檢查、診治,家屬可定期聽取護理講座,接受心理咨詢并有機會獲得免費贈送的防走失定位設備。